誰瞭解我的哀慟人生就像雲霄飛車一樣,有起有落,但終究可以平安到達終點,只要控制得當 雖然已寫過生命不可承受之哀慟,但看到今天社會新聞的頭條,心裡不禁地難過了起來。 每個人都會經歷與親人好友的生離死別,都是每個人不可承受之哀慟,但現在想想,其實只是我們難以承受之哀慟; 對於那些想不開,活不下去的人,讓他們無法面對的事情,才是生命不可承受之哀慟! 社會上對於那些攜子攜女自殺的人,通常都是一片譴責之聲;但譴責那些已逝之人,又有何用呢? 每次社會新聞旁邊那些專家的看法,或是專欄,內容都大同小異,也都只有短短的保存期限,快一點的話, 一兩 個星期,同樣的事又再度發生了。 所以,應該怎樣應該怎樣的思維,似乎也不過是隨著大家哼哈幾聲,盡一盡自己的專業角色發個聲罷了(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但對於一再發生的同樣的事,我真感到既生氣又無奈)! 對於繼續存在社會各個陰暗角落可能的未來當事人,幫助到底支票貼現在哪裡呢?他們可能很少看報,每天都陷在經濟、家庭的煩惱之中,根本無心搭理什麼「父母把孩子當作自己所有物是不對的觀念」等之類的文章。 就算這次不是當事人的人,在報紙上看到這樣的報導與專家的意見,他們也可能根本看不懂;就算真的看懂了,那樣冠冕堂皇的話對於他們擺在眼前的燃眉之急,又有什麼解決或緩解問題的效果呢? 這就好像我們在面對自殺的人,只是一再地提醒他「你死了,你家人有多麼難過」、「不要想那麼多」、「問題沒有那麼嚴重」…等該如何地理性,他終究會覺得「你一點都不了解我」、「我根本不想聽你說那些大道理」、「如果你是我的話,我不相信你也能夠想得開」,終究錯失了幫助他活下來的機會。 我相信,人在當下如果覺得眼前的困境無解(事情的結果與自己的期待剛好相反),且感到無法承受無解的結果,他就很難再注意到這世界他自己以外的看法和客觀的事實。 就算注意到了,他也會用扭曲的方式去加以看待。汽車借款例如:新聞中的父親對於「失去監護權失去孩子」這件事,可能會認為「孩子也不希望與我分離」、「我想他也希望我能帶他一起走吧」,而合理化了自己「想帶他一起走」的錯誤行為。 如果此時,剛好他的生活中有著心思較細膩敏感的人(就像另一則新聞,一位補習 班的女 老師將一封寫著遺言的信交給她的學生,並叮囑他們一個星期之後才能拆開。由於拿到信的學生敏感地覺察到老師近日有所不同的行為表現,加上對那句”一個星期後才能打開”的話語感到有點不對勁,而及時聯絡警察並及時阻止了老師可能的自殺行為),或者是社福單位已經介入此家庭而能有位社工不時地關心著他們家的狀況;在有別人介入這個家庭的同時,事情的發展可能就可以獲得了一些的轉機。 如果這個別人還是個有效的別人,例如,不會只能說些「想開一點」等之類的話,而願意與這位父親一起想辦法,我想悲劇應該就不會發生了。 所以,再囉嗦一點,如果前述那位及時被挽回生房屋出租命的女老師,她還是無法面對她的失戀困境,那麼,一樣的問題是可讓她再死第二次的。 根據調查,已做出自殺嘗試的人在不久的將來,再次做出自殺舉動的比例實在不低哩!正如同此次新聞中的父親,其實在之前就已經表達過想死的念頭了,而孩子也曾提過想跟父親一起死,但….就是錯失了! 不過,若是生活中也像這位父親一樣,缺乏了前述的心思細膩敏感的人的話,怎麼辦呢?似乎就束手無策了嗎? 不不,我以為,如果有更多的村鄰里長能夠多關心一下他們自己的村鄰里民(雖然 有,但相信不會太多,希望越來越多),而不只是成天到晚在那兒白包紅包地送,與地方工程有關的人員泡茶聊天聊些工程回饋金的事;如果村鄰里長能夠更有效地 結合社會福利資源(不論是民間機構、民間團體或是官方的社會局),這一類的悲劇就可以在到處有溫情的台灣越來越少,我也不用常常在看完新聞後偷偷地到隱密 的地方擦擦眼睛! 各鄰里長啊!救人一命勝造七層浮屠製冰機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e01aeyyp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